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“商城之心”过端午,知识与欢乐撞个满怀
博爱县新华小学的(de)学生们在流动科技馆里参观(cānguān),感受和体验科技的魅力。 程全 摄
100余名中小学生在省科技馆巨幕影院领略(lǐnglüè)科技魅力。 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(wángzhēng) 摄
河南日报记者 李茜茜 师喆(shīzhé)
“终于进馆了!”5月(yuè)31日一早,新乡市民刘女士带着孩子早早就来到河南省科技馆门口。这个端午节假期与儿童节重合,孩子老早就下达了“任务”,想去省科技馆看看。“预约(yùyuē)太火爆了,我连着几天定好闹钟,提醒自己第一批(dìyīpī)去预约,总算抢到了假期的(de)门票。”
没有(méiyǒu)博物馆(bówùguǎn)内(nèi)历史悠久的宝贵文物,没有游乐场里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,为何越来越多科技馆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?为何越来越多孩子爱上科技馆?
科技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,更是承载一城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的“会客厅”,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的人选择用科技馆“打开”一座(yīzuò)城。2024年,全国科技馆年接待人次首次突破1亿(yì)大关(dàguān)。前不久的五一假期,我省35座科技馆接待公众超42万人次,开馆数量和服务公众人数均创历史新高。
持续攀升的(de)数据(shùjù)背后是公众对科普(kēpǔ)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,他强调“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”。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双翼、车之双轮,唯有(wéiyǒu)两翼齐飞,才能广播创新的种子,放大创新的力量。
记者深入探访我省(wǒshěng)各个科技馆,一起寻找科技馆缘何能成为人气“顶流”、掀起科普热潮(rècháo)的密码。
大朋友(péngyǒu)小朋友都觉得好玩
相较于博物馆,科技馆往往更能吸引孩子们的(de)兴趣,科技馆研学游也成为孩子们解锁假期的N种方式(fāngshì)之一。
“跟着我们的脚步(jiǎobù)一起摇摆!”在河南省科技馆二楼创享空间展厅的动感舞台(wǔtái)上,几名学生正在舞台中央手舞足蹈。随着脚步的移动,舞台上灯光的颜色炫酷闪耀,音乐也随之变化(biànhuà)。
不远处的探索发现展厅里,一群孩子(háizi)围在科技辅导员郑毅身边,津津有味(jīnjīnyǒuwèi)地听他讲解特斯拉线圈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“特斯拉线圈让我了解到(dào)电弧与空气之间的一些碰撞奥秘。”来自范县板桥实验学校的朱永昶说,在这里(zhèlǐ)掌握了很多(hěnduō)科学知识,开阔了眼界。
科技馆不仅是孩子们(men)眼中好玩又长知识的地方,也是众多家长青睐的“遛娃”好去处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带(dài)孩子去当地的科技馆走(zǒu)一走,已成为很多父母外出旅游的必选项。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上,关于科技馆的“遛娃”攻略比比皆是,许多家长甚至购买科技馆年卡(niánkǎ),带孩子去科技馆的频次远超过游乐园(yóulèyuán)。
不仅是小朋友的最爱,科技馆也是不少“大朋友”喜欢光顾的地方(dìfāng)。
据河南省科技馆游客画像数据分析,自2023年1月开馆试运行以来,18~39岁的(de)(de)青年观众呈(chéng)逐年增长的趋势(qūshì),累计达160余万人次(cì)。今年3月,来自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专业的郭妮同学成为省科技馆的第500万名观众。这名19岁的大二学生同时也是5次到访的“资深观众”。
“进到展示区(zhǎnshìqū)就能想起在学校学到的知识,重新找回了上学的感觉。”32岁的郑州市民刘先生说,每一次来科技馆都充满了青春(qīngchūn)回忆。
周末的(de)科技馆,最常见的景象是小朋友正一丝不苟地跟着讲解老师做手工。旁边,30多岁的年轻父母(fùmǔ)居多,60多岁的爷爷奶奶(yéyénǎinǎi)们散坐在其间。
科技馆掀起了一股覆盖(fùgài)各年龄层和社会群体的(de)科普热潮。在这里,咿呀学语的孩童、充满朝气的青少年、满头银发的老者,都能找到并体验自己感兴趣(gǎnxìngqù)的内容。
新(xīn)花样新体验实现常开常新
1550平方米沉浸空间,100多种沙漠动植物展示,狐獴、鬃狮蜥、土拨鼠等多种活体动物互动,真实还原沙漠场景,深度探寻沙漠生命之谜……近日,河南省(hénánshěng)科技馆(kējìguǎn)首个沙漠主题展《漠名奇妙》吸引(xīyǐn)了众多市民前来(qiánlái)参观。不少游客惊讶地发现:“科技馆里竟真的藏(cáng)了一个沙漠!”
现场,郑州市民(shìmín)李女士告诉记者,之前暑假带(dài)着孩子来过一次,最近(zuìjìn)听说有个沙漠临展,就带着孩子再来体验一下。除了能沉浸式体验沙漠,孩子还能在专门的区域玩沙子,十分开心。
科技场馆的生命力在于持久的吸引力。像李女士一样多次走进科技馆的游客(yóukè),正是因为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新体验(xīntǐyàn)。
为了紧跟科技发展趋势,做到常开常新,科技馆需要不断“上(shàng)新”,用新花样吸引游客(yóukè)常来看看。
开馆不到一年的郑州科技馆(kējìguǎn)常西湖馆区是郑州市区的新晋“网红”。新场馆不仅面积更大,还打造了诸如“轮子上的世界”等特色展厅,同时,还设有国内首创(guónèishǒuchuàng)的青春期教育和新质生产力主题(zhǔtí)展厅。全馆展品数量(shùliàng)众多,达到600余件(套),90%以上可进行互动体验。
骑上单车就能发电,在屏幕前计算角度和速度就能准确把篮球(lánqiú)投入筐里、沉浸式体验明轮船如何在水里航行……可(kě)感知(gǎnzhī)、可触摸、可互动的体验方式激发了孩子们更多探索未知的好奇。
除了黑科技上新,科技馆(kējìguǎn)(kējìguǎn)内的展示课程也在不断更新。正式开馆以来,河南省科技馆展厅开展教育活动约(yuē)4987场、服务约152292人次,比较成熟的教育活动研发有200余项,《神奇(shénqí)的伯努利》《声控小黄人》等课程受到众多学生的喜欢。
在河南省科技馆担任(dānrèn)科技辅导员的姜丽佳从(cóng)事(cóngshì)机器人编程教学工作,在此之前,她曾长期在北京一所学校担任科学老师。姜丽佳告诉记者,一个新的展示课程往往(wǎngwǎng)需要2~3个科技辅导员为一组研发,并经过多轮的修正审核直至课程成熟,这个过程长达一个多月(yígèduōyuè)。“科技馆能接触更多数量和(hé)不同年龄段的孩子。在这里,我见证了孩子们从好奇到热爱、从模仿到创造的成长历程。”她说。
这个端午假期,我省各个科技馆(kējìguǎn)将端午节和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相结合,纷纷推出众多(zhòngduō)节日策划:河南省科技馆推出的(de)“嗨翻六一,‘粽’享(xiǎng)端午”主题系列活动,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探索巧妙结合,非(fēi)遗糖花、龙舟DIY、帆船竞赛(jìngsài)等多个项目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。郑州科技馆推出的粽子团扇、钟韵童心、龙舟竞渡、指尖陀螺、创意小船等多个活动,探索假期新玩法……
数字化观展、沉浸式体验、多样性活动,轮番上新的科技馆正为人们带来(dàilái)前所未有的科普(kēpǔ)热潮。
重实践重探究打造社会课堂(kètáng)
“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,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,走自主创新(chuàngxīn)的发展路子”“以(yǐ)科技创新为引领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……今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(zǒngshūjì)来河南考察,讲话中数度提起“科技创新”。
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,使(shǐ)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,掌握科学方法(fāngfǎ),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。
作为连接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桥梁纽带,科技馆在科普和科学教育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在实体观摩、体验互动上具备的先天(xiāntiān)资源优势,让其成为中小学生(zhōngxiǎoxuéshēng)接触科学、了解科学的“社会(shèhuì)课堂”。
在河南省科技馆实地走访中(zhōng)记者见到,虽然周五馆内散客(sànkè)数量较少,但馆外的大巴车仍排成长龙,一批一批的学生们有序进馆。
这样的场景打破了大家对科技馆“工作日无人(rén)问津(wúrénwènjīn)”的刻板(kèbǎn)印象。据省科技馆宣传联络部主任代晖(dàihuī)介绍,周三到周五,省科技馆与全省多所学校开展(kāizhǎn)馆校结合活动,前来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。目前,已有170余所学校到省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,参与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师生总计7万余人。
“科技馆依托于展品(zhǎnpǐn)开展科学教育,将课本上的知识‘挪’到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现实(xiànshí)场景中,更易于(yìyú)被(bèi)青少年所接受。”河南省科技馆副馆长侯家选表示,科技馆要在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,更好发挥“第二课堂”的作用。
近年来,“把科技馆(kējìguǎn)开到馆外去”也(yě)成为我省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不断下沉的重要举措。流动科技馆深入山乡田野,科普大篷车跨越万水千山,成了无数(wúshù)人学科学、爱科学的窗口。据了解,自2013年“流动科技馆”启动以来,河南省科技馆已走过(zǒuguò)全省(quánshěng)376个站点,累计服务观众2175万人次。
一座(yīzuò)科技馆的(de)火热,绝(jué)不仅是带来人流量那么简单。在城市的文化版图与教育体系中,科技馆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力。它见证奇迹,感知历史(lìshǐ),提供滋养。归根到底,“科技馆热”热的是对科学的求知,对创新的探索。
未来,在科技与文化、教育的多向(xiàng)奔赴中,科技馆仍将大有可为。
全国科技馆的不同“打开(dǎkāi)”方式
广东科学中心逐梦星辰、探秘海洋两大(liǎngdà)新馆开放,两个(liǎnggè)展馆展览面积共4200平方米,通过108件展项,沉浸式(shì)带领公众开启(kāiqǐ)星辰与大海的探秘之旅。逐梦星辰馆以(guǎnyǐ)“人类对宇宙的探索”为(wèi)主题线索(xiànsuǒ)。其中,“星际漫游”展项可360度全包围沉浸式感受神奇的浩瀚星空。探秘海洋馆以“探海之旅”为主题。其中,“数字海洋生物”展项打造出一个全数字构建、全场景再现、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海洋秘境,观众可身临其境欣赏多元生态场景。
辽宁省科技馆致力于打造“有温度的科技馆”,以“特效影院矩阵”为核心,启用科技馆IMAXGT激光影厅,创新推出“科普(kēpǔ)公益+院线放映”融合模式。一块638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激光银幕(yínmù),不仅填补了东北地区(dōngběidìqū)顶级影音(yǐngyīn)体验的空白,还成为(chéngwéi)“科普+文化”融合的标杆案例。
长安云科技馆(guǎn)(guǎn)总建筑面积约16.12万平方米,馆内以科技馆、规划馆为核心布局,与自然馆、气象馆、陶瓷(艺)馆、综合配套服务区、西安城市艺术中心形成“五馆一区一中心”一体布局,在“馆中馆(zhōngguǎn)”里可沉浸式感受知识与趣味交织(jiāozhī)的独特魅力。
外观酷似一艘(yīsōu)太空(tàikōng)飞船的深圳科技馆近日(jìnrì)开放,成为深圳新地标。在这里,可以跟随全息影像感受宇宙大爆炸的壮观场景;搭乘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、跟随“嫦娥六号(liùhào)”登月、观测“祝融号”去火星,近距离接触(jiēchù)中国深空探测成果。在这里,也可以用肉眼在显微镜下观测平时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;在DNA这座巨大图书馆里遨游,看看里面能够存有多少内容。(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(shīzhé) 整理)
数读我省科技馆情况(qíngkuàng)
●17个地级市建成开放(kāifàng)了15座市级科技馆和18座县级科技馆
●已投用科技馆总(zǒng)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
●开放面积(miànjī)步入全国第一方阵
●河南省(hénánshěng)科技馆是全国科协系统面积最大的实体科技馆
●固始科技馆(kējìguǎn)作为县级科技馆,建设面积跻身全国前列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